偏科,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一个人数学好,英语差,想和一个英语好数学差的同学同桌,他们俩都学习不错,还都能相互帮助,这不更好吗?还有,有些人学习差是根本不想学,就算跟学习好的近,也根本没用。”
莫沉此言一出,大有自以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了,有瞧不起落后生之嫌,立刻招来了敌视的目光。班主任说:“这都是细节问题了,不可能照顾得面面俱到。再说也不是这一次安排座位定了三年,我们半个学期就调整一次座位。调好位置后,有什么意见再反映。”
莫沉不吭气了。孟思扬并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说:“老师口口声声说民主民主,但大家提的意见,老师也一条不采纳。”
因为他曾经是教官,相当于半个老师,因此没人觉得他这话没大没小,都觉得孟思扬似乎是和班主任平起平坐的。班主任说:“怎么能这么说呢?莫沉的意见和我最初的设想完全相反。陈运达的意见就太幼稚了,离题万里。”
这时叶琳琳举手。班主任问:“你有什么问题?”
叶琳琳说:“我提个建议。我觉得调整座位这件事情,大家在乎的不是自己在班里的哪个具体位置,而是在乎周围自己熟悉要好的同学是不是在周围。我建议我们谁和谁同桌由自己定,报给老师,老师安排每对同桌坐哪个位置。这样,既保证了老师的安排,也保留了我们自己的民主。”
班里顿时议论纷纷。班主任想要反驳,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便问:“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怎样?”
议论的声音更大了。班主任便说:“这样,赞同她这个方案的同学举手。”
寥寥无几,只有叶琳琳附近的几个同学举手了。孟思扬知道大部分学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便举手道:“老师不应该这么问,应该说,不同意的举手。”
班主任问:“有什么区别吗?”
孟思扬笑道:“当然区别大了。因为举手的总是少数人。大部分人是觉得无所谓,不管您怎么问都不举手的。您这么说对叶琳琳不公平。”
叶琳琳看了孟思扬一眼。班主任问:“那你同意叶琳琳的观点吗?”
孟思扬想,自己小学毕业后就没上过学,怎么知道叶琳琳说的是不是真的?但他说:“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那也总比全部由老师自己安排合理多了。”
班主任说:“好。这样吧,你们下课后自己去商量谁和谁同桌,然后写张纸报给我。不过我如果觉得非常不合适——我知道你们也都明白,那些我不可能让你们俩同桌的,也不用费心思。所以如果最后安排出来的座位你们发现并没有和报上来的同桌一样,也别奇怪。当然,这个比例应该是很小的。我第二节课给你们安排出来,明天早上来到之后就可以换座位了。”
并没有多少人反对。不过,叶琳琳的这个方案有一个天生的毛病,除非那些现任同桌并不和睦的,大部分人碍着现任同桌的面子,不会提出和别人同桌的。当然也有一片儿三四个人都很要好的,谁和谁同桌都无所谓。另外就是刚开学军训一个星期,大部分人认识的只有附近的几个同学,最熟悉的往往也都是自己现在的同桌,因此报上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也都是现在存在的同桌组合。
孟思扬在最后一排,来的时候是找了一个空位坐下的,因此也没有同桌。而因为他曾经是教官,大部分同学对他很恭敬,但同时也因此会有距离,没人主动找他同桌。他们虽然全都认识孟思扬,但孟思扬并没和他们当中任何人更熟悉。他们这一个星期一起训练、住宿、上晚自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人际关系网,但孟思扬不在其中。看着学生们纷纷上去报同桌,他心里决定——先等一等,如果班里所有人都有了同桌,只剩下自己一个,那就没有同桌好了,反正总要有一个人没有同桌的。如果人数是偶数,那最终肯定会剩下一个同学和自己同桌的,到时候自己主动问一声就行了。
不过孟思扬很快发现,持有这样想法的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他发现有七八个人一直坐着,根本不为所动,不过那也许只是他们早就商量好了,只让同桌一个人报上去了而已。孟思扬没法判断。
最后尘埃落定,班主任看着手里的表,说:“全班五十二个人,现在报上来……等等,怎么只剩五个人了?难道报上来的有三个人同桌的吗?”
班里有人窃笑起来。班主任仔细查看了一遍,抬头说:“怎么回事?为什么俞菲报了和俞佳同桌,秦凯乐也报的和俞佳同桌?你们商量好了没有?”
俞菲“啊”了一声,瞪着俞佳。俞佳和她距离大约有三四个人,回头看着她,吞吞吐吐:“你没跟我商量,怎么就报我们俩同桌?”
俞菲说:“你是我哥,我报跟你同桌还用商量吗?”
女生们交头接耳:“哇塞,兄妹两个同一个班,太巧合了吧?”
“就是。多好啊,干什么都有个哥哥帮手……”
“等于在男生里面安插了一个眼线。”
俞佳说:“可是……我都跟秦凯乐商量好了,怎么好出尔反尔?”
俞菲有些赌气地说:“随便。”问:“老师,还有没同桌的是谁?”
班主任说:“还没报同桌的站起来。”
孟思扬左右看看,只好站起来。前面也站起来四个同学。俞菲只好也站起来了。班主任一眼扫过去,说:“孟思扬你
喜欢小偷同学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