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想得很清楚,太祖杀了郑子明,陶三春当时都杀进皇宫了,可见有多气恼!后来虽然各种原因,陶三春面子上原谅了太祖,但却带着儿子回了家乡,再也不问朝政,当然了,王府的各种俸禄一分也没少的接着了,太祖给的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鞭也收着呢。
官家认为,陶太君就算是秉着给太祖添堵的精神,也是乐意支持自己的。
于是,便给陶太君去信了,在信里是一番保证,保证会让大宋重现汉唐雄风,保证会带领大宋子民脱贫致富,保证将大宋治理得夜不闭户……口号喊得震天响,然后请陶太君支持,大家都是聪明人,官面文章是留给万一消息泄漏后让世人看的,骨子里都清楚图的是啥。
果然,陶太君返乡十多年后破天荒的上了个折子,以自己的名义,压根没用她那继承了汝南王的儿子的名号,直接宣布她,陶三春,拥护新皇,相信大宋在新皇的带领下会进入一个新纪元……
有了陶三春的支持,朝中武将更是不会轻易反对了。
郑子明是死了许多年,人死茶凉,可陶三春还在呢,虽然回家种田去了,可站出来一吼,哪个旧部敢不买账?陶三春可不是柴太后或宋太后,只在深宫待着绣花的人,人家是领兵打仗的,在军队里,某些方面,陶三春的威望比郑子明都高。
因此,官家对陶三春是感激的,加上郑子明死的冤,老赵家欠人家的,官家还得为太祖还账,更关键的是,陶三春可是个火爆脾气,能动手就绝不对口的,当初将郑子明打的到处四窜,世宗皇帝和太祖去拉都没拉住,官家亲眼在旁边瞧着的,自此,陶三春的彪悍形象便铭记于心。
再加之,郑子明死后,陶三春率人杀进宫来,拎着带血的剑比着太祖脖子时的浑身煞气,更让官家记忆深刻。
因此,对于陶三春,官家必须得礼遇,何况人家还有太祖给的尚方宝鞭。
官家相信,陶三春是真敢挥鞭子的,虽然郑奇诺有个汝南王的头衔,可人家一不去王府住,二不要属官,就在乡下种田,官家还真拿捏不到他们什么。停俸禄?郑家不缺钱,反倒让朝廷再度没了脸面。
所以,官家一听陶三春来了,脖子上就是一凉,然后赶紧跑到宫门去迎接,希望看在自己态度好的份上,陶三春能和蔼些。
听得陶三春问,官家忙道,“孤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还请三嫂指正。”完全不争辩,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官家打定主意,你就是说我是昏君,我也不摇头,当然,也不点头就是了。
“人贩子横行,是国泰民安么?”陶三春难掩悲伤。
“人贩子?”官家愣了一下,历朝历代都没杜绝人贩子啊,这要求是不是高了点,但还得表态,表决心,“人贩子害得多少人家家破人亡,的确该严惩,孤这就让朝臣们拿出方案来,看怎么杜绝人贩子,三嫂放心,孤一定会把这当做朝廷的头等大事来办。”
陶三春看着官家,心想,原来老赵家的人都是这么能屈能伸啊,算了,本来和官家也没仇,陶三春叹了口气。
官家立马道,“三嫂可有烦心事?是乡间有小孩子丢了?”
“我孙子被人贩子拐走了。”陶三春好似真的是一无助的老太太,全无一丝当年的英雄气。
“啊?!多久的事?!县令干什么吃的?!”官家也急了,生怕陶三春以为是朝廷干的,朝廷吃饱了没事干也不会做这等事啊!“孤真不知道啊!”说完又忙加了一句,“没人报给孤!”
陶三春心想,我孙子又不姓柴,又不姓赵,当然不会是你干的,“我知道。”
官家松了口气,“三嫂明白就好!”旋即怒道,“县令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报上来?!”
县令也很冤枉,走失人口的案子真的没重要到需要上报的地步,朝廷规章制度里没有啊,汝南王儿子丢了,是大事么?当然是大事,可汝南王会报给朝廷啊……
县令又没有接到朝廷的密令,监视汝南王……
赵家对陶三春也就监视了5年时间,发现人家真的认真的种田,便将探子撤了,将探子派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了,因此官家还真没任何渠道知道陶三春的动态……
“有什么线索没?”官家认真的问着,“估摸着会拐到哪儿去了?有画像没?孤派人找,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到!”
“官家就不怕歹人狗急跳墙,将人灭口?”陶三春瞪了官家一眼,哪还像个普通的老太太……
第82章 生意(一)
八娘九娘带着大宝,继续靠嘴问路,朝北行进,从应天北上,经过徐州,兖州,齐州,济南,德州,接着北上,终于抵达河间府。
绕了一大圈,三人皆不自知,没地图啊。
大宝很好带,一没洁癖,旁边就一大堆马粪,照样坐在地上,二不挑嘴,给什么吃什么,当然了,想吃肉是天性,可吃窝头也一样吃得津津有味,三身体倍好,在马上吹一整天风,头不痛,嗓不痒,除了有两晚上因白天太累,尿床外,没给八娘九娘添任何麻烦,倒累得八娘九娘白买了十多包的小儿伤风药。
八娘忍不住问大宝,你家真有钱么?有钱人家的儿子,总得娇弱些嘛。
喜欢杨八娘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