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他就又不出彩了。因为人是会习惯性地寻找参照物来督促自己上进的。水涨船高也是类似的道理。
这些道理,顾毓铮是很认可的,可是她不是一般的孩子啊。内心里,她已经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了,对自我的控制力也很强,才不会轻易被带歪的。可惜,这个事实没人知道。
安国生看众人听得认真,又道:“我知道道理你们也明白,就是一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倒是知道一个消息,可能对她有点用。少年班,你们了解吗?”
秦振国道:“略有耳闻。这和我们家孩子有什么关系?她还没到13岁。”
70年代的时候,某位世界顶尖的华裔科学家曾向最高领导建议,将一些智力超常的少年集中起来培养,并由此开办了少年班,民间也习惯将之称为“天才班。”
少年班的建立,在当时是一举多得的举措。
对于当时正极度缺乏人才的国家来说,能够快速培养出一批建设的栋梁;对于刚刚经历过浩劫,还处于“读书无用论”误导下的民众来说,能够快速扭转大家错误的观念,同时建立民族自尊心;对于这些早慧的少年本身来说,是从平庸里脱颖而出,因材施教,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顾毓铮自重生回来后,敢于有限度地表露出自己的早熟与聪慧,也正是基于此基础之上。
自从国家几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以来,报纸和广播里都有多番报道,在当时几乎掀起了一股“天才热”。
听说谁家的孩子比较聪明?是不是天才啊?我家的孩子三岁就能认识上百个字,是不是天才啊?
这个时代的传媒手段远远不及后世,但全民参与寻找天才的热情比起后世的“达人秀”完全不遑多让。
“比别的孩子聪明、成熟,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国家有很多天才嘛。我运气好,也碰上了一个。”这就是大多数人面对她偶尔过于妖孽的表现时的第一反应。
什么?这么天才怎么不去上少年班?年纪不到啊!
人家再怎么说都是大学呢,只招十三四岁的孩子。
所以,现在才只有7岁的顾毓铮,和它会有什么关系?
安国生解释:“因为前几届少年班的成功,去年上面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又开办了‘零零班’。当然,这个小毓铮也是没到年龄的。”
少年班和零零班都没份,有份的是实验班。
安国生认识的一位老教育家认为,华夏人口基数大,早慧孩童仔细挑一挑,还是能挑出不少的。十三四岁的能上大学,那低年龄的孩子怎么办?
实验班应运而生。
这个时候的“实验学校”、“实验班”可不像后世那么烂大街,是真正的“实验”。
将智商特别高的孩子们汇聚起来。不拘年龄,按学习程度划分,统一集中到一个班培养。这种以前没有使用过的办学模式,才是真“实验班”。
老教育家现在是上海一所实验学校的校、初、高中三个分校。他在每个分校各设一个实验班,接受全国各地的孩童前来报考。不论年纪和户籍,只要成绩过关,都能进入相应的班级就学。
这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
秦振国想了想,道:“这个消息之前倒是没听说过,多谢你告诉我们。听你的口气,对于这个实验班,你是很推崇的,既然这样,容我打听一下,要真像你说的,那我们家顾毓铮过去被实验一把也无妨。”
安国生笑道:“对于孩子的事,慎重一点是应该的。”
这种与培养天才有关的消息,有时候会传得满天飞,但到了具体内容上,又会捂得比较紧,一般人是打听不到的,秦振国通过自己的关系渠道去了解,没几天就有了消息。
“确实有这么一个班级,专招天才小孩子。除了学业,思想上的教育也不用担心,校长认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越是高智商的人惹起事来影响也会更大,所以三个班级的思想政治课都是他亲自去上的。对于外地来的学生,还会提供住宿安排。毕业后的安排也不用担心,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
对于将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大城市去上学,耿霜泠之前不是没考虑过,只是总觉得女儿还小,不舍得让她离开身边,况且在她想来,外面的学校就是再好又能有多好呢?现在这么一个选择给出来,她就犹豫了。
赵静云道:“你公司的生意,已经扩展到上海了吧?”
耿霜泠点头,那边早就有人来进货了。比起去广东,于水的距离那么近,东西不差不说,拿货还方便。
顾毓铮说:“妈妈,我想去。你要是不放心的话,你可以经常来看我的,你还可以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到时候一边做生意一边陪我,多好。”
“说得好像你一定能考上一样。”
“那还用说吗?”顾毓铮觉得自己被小看了。
最后全家讨论通过,这个学期在一小念完,然后去上海考试,要是考上了,下学期就转到上海去。在这之前,耿霜泠全力开发上海市场,为女儿去上海后的生活创造更为舒适的条件。
在饰品流行方面,上海和几个特区一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别看“蝶飞飞”在江浙两省名声挺响,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是众多竞争者中的一个。这时候又没兴起电视广告什么的,全靠口耳相传,想要在那边打开局面,没有财力和精力上的大投入可做不好。
事情说定,
喜欢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