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丹听了赵午和贯高的对策,心里很是欣慰。化胡为夏,这是他在秦国的时候给大家提出的一个发展思路。今天,赵午和贯高能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些更具体的想法和措施,,说明这些人思路还是很开阔,很灵活的,还真不是迂腐顽固之人。
不过,对于他们的对策本身,姬丹觉得还有些不够。
因为他们提出的对策,仍然看得不够远。
对于草原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危害,姬丹了解的太清楚了。秦国一统中原之时,也是草原大漠马上就要进入匈奴一统的年代。随着秦帝国的十年而崩,中原陷入了楚汉相争的数年大乱。这时候草原大漠之上,匈奴族也出现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趁着中原的内乱,冒顿单于西逐大月氏,南取云中、九原河套之地,东灭诸侯,完成了草原大漠的民族统一和国家统一过程。
正是这统一而强大的匈奴单于的王庭,在其后的近百年间,对中原的汉政权形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冲击,就连一代雄主的汉高祖刘邦,都被困在了白登七天之久。如果没有陈平的奇计,这刚刚建立的汉帝国高皇帝,说不定就成了匈奴的俘虏。
其后五十年,汉帝国休养生息,对匈奴实行屈辱的和亲之策,宗室贵女,金玉财帛不知送过去多少,但从上郡、雁门、代地、直到上谷、渔阳诸郡,仍是不断地处于战火之中。由此给汉帝国百姓不知造成了多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直到汉武帝登基,此时汉帝国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国力大增,汉武帝又选拔了名将卫青、霍去病等人,这才大败匈奴,扭转了中原对草原政权的攻防劣势。
饶是如此,经过这几十年的大战,匈奴是衰弱了下来,但强盛的汉帝国,也是因为连续的征战,国困民乏。汉武帝刘彻,到了晚年还因此后悔,下了罪己诏,检讨对匈奴的作战得失。
一个强大而统一的草原政权,是对中原中央政权的巨大威胁。姬丹意欲北上,化胡为夏,从近处看,一是要增强国力,二是要从北方防线,能解放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争霸天下,而从远的说,是要设法彻底消除草原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潜在威胁。
赵午和贯高的想法,完全可以达到姬丹的近期目标,但是对于远期目标,却是没啥太大的作用。
在汉帝国以后的中原政权,对付草原民族,很多时候都采取了类似的办法:迁移草原民族部落进入中原,借此消弱和减少草原的力量和袭扰。
比如在东汉之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就是被安置在雁门、上郡等地,为天子守边。南北朝时,北魏内迁中原,大量的游牧民族进入中原腹地,在汉文化的同化下,融入统一的汉民族。唐帝国时,大量的突厥部民也迁入了内地。金朝女真族的内迁,等等。
当然,当中原帝国强盛之时,草原民族也会在中原帝国的压力之下,从大漠之上迁走他方。比如西突厥、北匈奴等等。
但是,草原力量的空白总是暂时的。
毕竟是千万里的水草丰美之地,总会有新的力量来填补和占领这里,进而形成对中原富饶之地的贪婪和攻击。匈奴败亡之后,有鲜卑崛起,鲜卑之后,有柔然、突厥,突厥之后,突厥之后则是先后有契丹、蒙古、和女真。
喜欢斩秦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