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华夏观众质疑,但这时候还没有网络,更没有未来层出不穷的表达渠道,只有少量的网民,在论坛上抨击,说这些新闻胡说八道,以自己的想象来‘理性’分析一二三,怎么怎么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然后在这些人的带动下,他们身边的人也跟着骂这些新闻胡说八道,肯定都是片方花钱打的广告。
“骗谁呀,觉得我们没去过霓虹,就故意编这些瞎话,真以为我们没脑子?”
“就是,这破电影,你要说在一些落后地区票房火爆还行,你说在霓虹国?人家会看你这玩意儿?”
“导演不出名,演员也就一个演箫剑的,但也演得土里土气的,再说了,这家伙在咱们华夏还算出名,但在霓虹国,谁认识他呀!”
……
可4月30日晚上的央视新闻,就播放了这样一条消息。
“五一来临,不仅华夏进入黄金周,在霓虹国也开始了他们的黄金周,但今年他们的黄金周,却因为我们华夏的一部电影,变得热闹起来。”
在演播室的镜头切换后,就出现在霓虹国的岩波影院外面。
“这里是位于江户市神保町的岩波影院,来自我们华夏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自从3月1日进入影院放映以来,截止昨天,已经收获1.2亿霓虹币的票房,而这些票房,只是在这一家影院达成的。”
镜头所过之处,人群手持票根纷纷进入影院,而播音依然在继续:
“因为受到追捧,从4月28日开始,影片在霓虹国各家影院全面上映,仅仅两天时间,就收获1.5亿霓虹币的票房,总票房累计超过2.7亿,相当于将近两千万华夏币的票房。”
在这个时候,画面切换,一家家影院人头攒动的画面不断掠过,而《那山那人那狗》的海报,就在醒目的位置。
画面再次切换,则是电影里的画面,父子两人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色彩绚烂而大气,让人赏心悦目。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八十年代,湘省西南一个乡间邮路上的故事。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的儿子重走那条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在这跋山涉水的过程中,父子俩渐渐从隔阂到相互理解。”
“影片很简单,但是什么原因让霓虹国人民这么喜欢呢?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观众。”
随后,就是采访的画面——
“很感动,让我想起小时候,我的父亲和我爷爷。”
“我很想和父亲有这样的关系,但我已经离开家几年了。”
“现在的霓虹国,尤其是都市里,几乎见不到这样的亲情了,有的只是忙碌和冷漠。”
“我喜欢这部电影,就因为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最后,宁远君非常漂亮,我很喜欢他。”
采访,以这个霓虹国姑娘的俏皮话结束,也让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会心一笑。
“霓虹国民众提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就是‘亲情’、‘感动’,或许,这就是打动他们,并有了这种规模的原因吧。”
这则新闻,以主播的这段话结束,也让之前看过这个新闻的所有人都恍然:原来如此。
至于那些之前质疑的,就尴尬了。
一个家庭里,父亲指着电视问儿子:“这就是你说的胡说八道,是骗人的?”
儿子吭吭哧哧:“我就是当时觉着……”
“你觉着?”父亲没好气道:“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调查了么?”
“我倒是想去霓虹国,你得让我去啊?”
“好高骛远!你要是能考上我就送你去,可是你考上了吗?”
“……”
别说现在,未来的央视晚间新闻也是收视之王,更何况这个时候,一经播出,相当于给电影打了个重磅广告,而更多的人,也因为最后一个采访,对宁远有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五月一日,华夏的黄金周开始时,前一天,4月30的票房再次出来,达到1.2亿,再创新高!
随后,五一当天票房继续保持1.2亿,二号跌落到1亿,三号再次回升,又拿下1.1亿,一直稳定在1亿以上。
这些天,随着观影人次越来越多,总票房越来越高,连宁远都兴奋的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更不要说韩平他们,哪怕一天睡四五个小时也不觉得困。
到5月5号这天,前一天4号的票房出来,尽管有了下滑,但依然收获1亿票房。
而截止到昨晚24点,在霓虹国的总票房,加上岩波影院在内,已经达到8.7亿,换算成华夏币,也超过六千万了。
这个时候,《那山那人那狗》已经成为霓虹国黄金周的单周票房冠军,一时风头无两!
5号是霓虹国的儿童节,其实准确来说,是以男孩为主的节日,也叫男孩节。
这一天其实也是霓虹国的端午节,对于很多人来说,黄金周尤其给国外人的印象,主要是视觉上,觉得总是和鲤鱼旗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男孩节的习俗之一,就是有男孩的家庭在庭院悬挂鲤鱼旗,在美好的初夏天空下,看着彩色的鲤鱼旗迎风招展,有点像动漫里的悠闲自在。
霓虹国当然也有女儿节,在3月3号,这一天家长会为女孩们装饰漂亮的人偶,只不过,这一天并不是法定的节假日。
这一天,宁远他们也走到一些儿童娱乐中心,跟他们互动,不过目标人群还是他们的家长,打出的主题也是父亲和孩子的亲情元素。
不仅是宁远他们的行动,在媒体
喜欢影帝重回十八岁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