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寒友带着小昏侯起草的这份县试考卷,回到自己在金陵城的一座孔府,想和董贤良商议一下。
他越琢磨这事,越感觉不对劲。
当初,小昏侯对他说,实行“科举考试制度”比“中正制”好多了,允许读书人自荐,对天下儒生有大好处。
他这才全力支持科举制,并且作为回报,支持小昏侯当了科举主考官。
可是,万万没想到。
小昏侯的真正伏笔,居然埋在“主考官”上。
县试考试的内容,是“全科”?
还是独取“儒科”?
这可以轻易的引导大楚皇朝一百余郡一千余座县城,十数万读书人的风向。
一旦考“全科”,那么曾经萧条落寂的三教九流各家学派,必然会再次复苏。
孔氏门徒经营许久,独尊儒术的千秋大业即将露出一道曙光,却要毁在小昏侯的手里。
早知如此,就不该许诺让小昏侯当主考官,以至于今日陷入巨大的被动。
“董贤良呢?”
孔寒友问道:“让他看看这份县试考卷,出点主意。”
孔府老总管连忙道:“老爷,董贤良这几日都在玄武庙,说是在和李自然研究什么火药配方。已经多日未曾来孔府了。”
“研究火药配方?...此乃技之末,方士、匠人的小术。我们儒家学的是治国治民的大术,他去研究这些干什么?”
孔寒友皱眉,有些不快。
董贤良虽是他的弟子,但是喜欢看杂书,研究阴阳、五行、法家、道家等各家学派。
但是,董贤良看杂书的目的,是以儒家为核心,心存吞并和改造各家学派为己用,实现“尊儒”之心。
而不是真的去学其它学派。
孔寒友自然也就不太反对了。
“董贤良说...火药为何能做到天雷一般的威力,宛若天神下凡,却为凡人所用。里面可能有天地大道,阴阳至理,他要研究出其中奥秘。”
老总管迟疑着说道。
自从董贤良去了一趟平王府,回来,就变得神神叨叨,老是念叨着“阴阳、火药什么的,凡人也能拥有神仙之力,那老天爷岂不是没用了?!”
家主的弟子,果然并非常人。
“算了,不管他了。老夫还是去一趟皇宫,亲自跟皇上说说此事。”
孔寒友摇头。
...
当日,孔寒友进了一趟皇宫,将小昏侯的县试考题当面呈递给了皇帝,并且说了自己这个丞相的意见。
“臣以为,这份县试考题,设计的太过于博杂了,涉及到数十本杂书,考题纷乱,三教九流学说,有颇多的矛盾之处,对童生十分不利。
最好,是简单一些,挑选几本私塾教学最常见,最经典的诗、春秋、论语、公羊等等儒家学说,作为标准考题教材就行了。”
可是,孔寒友看皇帝脸色,非常失望。
皇帝项燕然看了县试考题和意见,面无表情把县试考题还给了他,居然没态度。
什么都没说。
显然,不太支持他的提议。
“皇上...?”
孔寒友抬头,问道。
“朕看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策,由儒家融合天下各家,完成天下学派的大一统,讲的很有些道理。人心思齐,也能少一些争论和掣肘。对朕完成天下大一统,还是很有好处的。”
项燕然道。
孔寒友闻言不由一喜,皇帝听进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策,那是大好事,正要说什么。
可是,皇帝项燕然又淡淡道:“但是朕看了他的阴阳灾异说,什么天灾警示人祸,以玄武庙雷击事件来看,谬论也是颇多。
李自然老神仙炼丹,无意间炼出的火药,威力无穷,这是朕日后一统天下的一件大利器啊,又岂能称之为天祸?
明明是祥瑞之兆,大楚皇朝振兴之兆!”
孔寒友不由心头咯噔一下。
他忽然明白,董仲舒为什么一头扎进火药里面去了,也不管其它事情。
这火药,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绝非一件兵器这么简单,寄予厚望啊。能助皇上一统天下诸侯,横扫匈奴的神器。
连平王李荣看了火药,都欣喜若狂,太尉府开始研制火器。
这样的好东西,皇帝看了心喜,当然不喜欢别人批评。
董仲舒的阴阳灾异说,偏偏遇上了玄武庙雷击事件,出现重大失误,连带着皇帝对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策,也不是那么信任了。
谁知道,这个独尊儒术策里面,会不会也有重大的失误?!
说白了,因为玄武庙雷击事件犯了大错,皇帝心中对董贤良提出的学说和对策,都不是太信任了。
“可是,皇上,这火药虽好,终究是技巧小术。治国方略,方为大道!”
孔寒友苦心道。
“那养马,是小术还是大道?马政,乃是国之大事。太尉府在山丹军马场的十万匹战马,是我大楚抵御匈奴的重器。这火药,为何就不能是国之大事?
儒家是治国韬略,兵家就不是?”
项燕然冷道。
大楚立朝太祖皇帝项羽,还是兵家出身,横扫天下诸侯,登基称帝呢。兵家韬略就不重要么?!
“呃...臣失言!”
孔寒友心头一颤,哑口无言。
差点把项氏皇族的出身给忽略了,项家子弟很重兵家学说。看来,科举考试无论如何,得有兵家的一分地方。
“你回去,和小昏侯、王肃,好好辩一辩,这县试考题,如何考才好。朕看了,自会有
喜欢楚氏赘婿(小昏侯楚天秀)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