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二比是全篇议论的中心,要写得舒长有力,写出这两排长句就耗了不少脑力。崔燮刚想闭上眼歇歇,一回首忽然看见提学官正从考棚右侧巡视过来,那双眼从别人的卷子上提起来,正和他的目光撞上。
他心底一激灵,立刻j-i,ng神起来了,目光重新聚焦卷面,文思唰地也打通了,行云流水地写出了束二小股:仍是以qín_shòu比人,以qín_shòu趋水而畏火对照小人好逸恶劳。这句写出来,连大结也有了——来让圣人对此忧思一下,就能拔高立意照应题面了。
戴御史巡过来的时候,崔燮头也不敢抬,一笔一画j-i,ng心书写,只盼着学政看在他打草稿都这么认真的态度上,赶紧相信他是个不作弊的好学生,放心离开。
他磨磨蹭蹭地写到了最后一个字,学政大人终于动了动。谁知却不是动身,而是伸手把那张草稿拿起来,低声吩咐:“你不是过目不忘么,自己把稿子默写在卷子上吧,这份我先拿去看。”
崔燮惊讶地抬起头,戴御史却转过身淡淡说了一声:“好生写,下一题也不得敷衍!”
他卷着草稿纸悠悠地巡场去了,留下崔燮一个人失落地对着空白卷纸。后面有巡场的差役过来替他续水,悄悄地作了个眼色,对他点点头。
提学大人还是很看重你的,喝水就不要你的钱了。
崔燮误以为他的意思是“提学大人很看好你的文章,不是来找你茬的”,心口一松,赶忙摸出几分碎银子给他,喝了口热水,提笔继续推敲诗经题。
院试的惯例是大宗师独自看卷,看中谁便取谁。戴仁拿了崔燮的稿纸,回去坐在堂上细看了几遍,只觉其风格和府试略有不同:不那么恪守绳墨,处处有典,以章句为己言;文笔更洒脱,更倾向于磅礴议论,以气势压人的古文气概。
他便叫了迁安县训导过来问:“这学生县考的卷子在么?他县考的文章也是这风格么?回头给我调来,我要对着比较一下。”
训导看了卷面,恭敬地答道:“也跟这篇的风格差不多。他从前受过敝县大令指点,好融古文为时文,”说着又不禁替他说了句好话:“不过文章的格式规矩是不错的。”
戴御史并非要挑毛病,只是听那训导说他的文章是戚县令指导出来的,就想起了《戚志远公文集》里那些清丽浅近的游记,不由笑道:“真是你们知县指点的?这两人文章差得也太多了,戚大令那个倒合是个十六岁的文秀童子所作,这文章反而像个老成端重人物的笔法。”
训导不敢非议上官,只站在一旁听着。
戴仁说笑了一句也就罢了,看着手里的墨卷说:“辞采不够缛丽,但议论纵横,转折奇崛。你看他时写qín_shòu,时写人,时引圣人……其势如山断云连,句句绾带前篇,上下浑然贯通,是难得一篇不以文字,而以篇法压人的文章。”
训导揣摩其意,带着几分喜色问道:“大人是看重这学生的?”
戴仁道:“我倒也想收他作个学生。可惜我明年就要卸了督学之职,他又是要拨进县学的,缘份浅啊。”
院试取中的生员中,一般前八成拨县,后二成留府,能拨进县学也就表明不只是要取他,名次应当也在前列。这样会作文、有科举之望的好学生也是县府二学争着要的,能落到县里,将来取中乡、会试,就是他们这些学官的政绩了!
教谕喜盈盈地起身,朝戴仁拱了拱手:“下官便代这学生谢过学道大人提携之恩了!”
戴仁笑了笑,叫他回去准备县试卷子,自己将草稿压在桌案上,继续绕场巡视。
永平府一带没什么科举大县。府试录的一百多新生,加上往年未取中的童生,寄籍的军卫生,总算上也不足二千之数。
那考棚却是永平府新建的,足可容纳两三千人,他这回是将六州县一卫的考生都纳进来同考,考场里仍显得空荡荡的,有人交头接耳、传音作弊一望即知。他在里头巡了一道,黜落了几人,也把所有童生的草稿扫过一遍,心里有了底……
眼看着一个小三元要在自己手下诞生,戴提学心里也微觉欣喜,提笔给自己的同乡写了封信,矜持淡然地告诉他:“我在永平府得了一个才子。”
第69章
院试名次排出来, 府学工匠便赶着分县刊刻红案, 跑到考中生员所在的客栈报纸。还有守着学庙门外专等发长案,往生员家乡报喜的, 一俟榜贴出来, 就用大红笺纸写了捷报, 飞奔往各县的生员家乃至其亲戚家里放炮报喜,讨要喜钱。
崔燮借住的那座客栈都是应考的童生和生员, 放榜之日鞭炮不断, 报喜的次第飞奔来报:“捷报!某县儒童某某,今蒙提督直隶学政戴, 取中为甲辰年岁试第某名秀才, 乡试联捷!”
赵应麟和几个童生等不得他们报喜, 一早就飞奔去府门外看发案他。崔燮撂下考试,就要画《三国》后十一卷的图稿,这些读者们都不敢耽搁他的正事,拍着胸脯说:“你画你的, 我们去了就把你的名字抄来。想来你两试连捷, 这回的名次必然靠前, 看着也不费力。”
捧
喜欢穿到明朝考科举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