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欢心中一动,抬头去看太平,这小娘骨都了嘴道:“我人分明在宫里,何曾要出去?本来是见天气晴好,想叫人蹴鞠的,寻人时一个都不在,宫里问了个遍,才知都在阿娘这里,路上又见向阿嫂那里送了菜,以为阿娘想得到我,满心欢喜地回去,等来等去没见个消息,我想素日阿娘有宴,就算不叫我,也总要赏些饭菜,什么都没有,是不是近日有什么事做错了,阿娘生我的气,所以不愿理我?若是这样,也不消阿娘骂我,我自己就来向阿娘请罪啦——但求阿娘赐谕,使儿明白罪在何处。”一面说,已赌气跪了下去,膝行至皇帝身前,抱住她的腿。
皇帝笑道:“你这小机灵鬼,口口声声说是请罪,一面问‘罪在何处’,倒是好意思么!快起来,这么大人了,不许作这磨磨蹭蹭的样子。既已来了,便一道和兄弟姊妹们好生玩罢,阿韦与大郎也坐。”
太平偏不依,仰着头道:“我明明没出去,谁说我出去的?还要会人——谁都知我一向不好交游,所亲近者,都是宫中妇人,出去和谁相会?宫门上谁乱说的,叫他出来,狠罚几十杖才好。”
殿中喧闹稍减,武三思与武懿宗都停了局,抬头来看这边,韦欢看武懿宗满头是汗,心中有了计较,悄没声地退开一步,又向守礼使眼色,守礼看看太平,不甚情愿地退开一步,挨在韦欢身边。
皇帝没留意这边,缓缓坐正,伸手抚了抚太平的头,有些尴尬地道:“不是什么正经回报,是你河间王兄听宫门上说了一句,便随口告诉朕了。”
韦欢眼观鼻鼻观心,听太平道:“那更该罚了——监门卫掌宫掖门禁及守卫事,身系天子安危,怎可轻易将宫中行藏告知外人?河间王已罢了左监门卫将军的职,怎可打探宫禁上的事?”
太平学了她用过的手段,韦欢竟微微有些得意,见皇帝面上变色,武三思与武承嗣都端正跪定,要替武懿宗辩解,抢上前一步,挽住太平的手,含笑道:“阿家大病初愈,又正是阖家团聚的大好时节,何必汲汲计较于这些琐碎事,以此搅扰阿家的雅兴?”
眼看二武还要开口,连武懿宗也缓过神来,开口叫了一句“陛下”,又笑命人道:“再拿一副双陆,我与公主下一局。”
皇帝默不作声地看了武懿宗一眼,将太平自地上扯起,半笑不笑地道:“你河间王兄一贯糊涂,你又不是不知道。罚他为你执杯倒酒,这事就算了罢。”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更新稍晚点,应该在晚上12点前。
第398章 内宴
说来奇怪, 在我和阿欢争执之先,朝臣们对皇太子到底该是李旦还是李睿并无争执。在他们眼中, 首要的目的是光复李唐, 似乎只要是姓李的、男性的人做了皇帝, 无论这皇帝是谁,资质又如何, 根本就不重要。但是在我们争执之后,局面忽地有了微妙的转变。原本大部分唯李旦的名义是从、为李旦的婚姻学业僚佐等事据理力争的大臣们像是突然想起来母亲不止这一个“孙子”,狄仁杰在台省“偶遇”了我,“顺带”地提起了守礼的亲事;御史李昭德上疏,请母亲不吝土地、分封诸孙;新召回至都的杜景俭请为李彬诸少子赐婚、使皆出阁;而王方庆则借着母亲戏语问他“君竟忍心将长子判官至眉州”时断然回了一句“陛下之爱子尚在庐陵,臣之长子如何不能在眉州”。
我不知他们对李睿的拥戴到底有几分是出自真心,然而李旦远不及李睿名正言顺是不争的事实, 我虽已对阿欢放出大话要助李旦,但心里对这事究竟有几分能成、以及李旦上台之后李睿一家该当如何却全无把握,实在计无所出, 只能一面隐晦地教李旦讨好母亲,一面托人向崔明德送信询问, 崔明德倒是尽可能快地回了信,怕无法安全送到,托在家书中给了崔秀, 崔秀则约我在长乐观中相见长谈——今日打算出宫,本是为此。
然而一早便先是遇见佛奴传信,说起和尚的事, 接着又有婉儿的信来,说起这一场随兴而起的内宴,以及武懿宗无意间提起的我要出门“会人”的事,于是出宫之事作罢,我特地换上了轻便的家常衣衫,笑着去了绮云殿——母亲年老倦怠,不爱穿繁冗常服,在婉儿处尤其如此,诸武既是进宫庆贺,必然衣冠整备,我若于一众衣冠间独着短衫轻衣,便是与众不同的亲昵,比起诸武,更像家人。
阿欢未必知道绮云殿之事,却也不约而同地穿了家常衣裳:浅紫短衫、浅绿间裙。携着服浅绯、系玉带的守礼,不至于过分素净惹母亲不喜,却也不至富贵招摇如武承嗣。
她察言观色的功夫着实是第一流,只听我说了几句话,便轻轻巧巧地接过了话头,堵住了诸武为武懿宗辩解的路。从此不但河间王“糊涂”的名声坐实,母亲心中也当种下芥蒂——一件小事不怕,两件、三件、四件也不怕,怕就怕在长期累积,积毁销骨,而这样的细小事,母亲都已打算让它过去了,旁人也不好特地再提,更无从辩解,久而久之,聚沙成塔,众口铄金。
武承嗣想这样扳倒我,而我也打算这样扳倒他。我不知他对我的动向究竟能了解多少,早上所谓“会人”是随口
喜欢镇国公主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