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石伟来到了包拯的包家药店,他决定听听包拯究竟是怎么为那些受伤的土匪做手术的。
第一个问题石伟就问到了怎么让伤员忍受手术时所产生的巨大疼痛的。
“让伤员在做手术时忍受疼痛确实是个巨大的能量,对于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最好的还是传说中的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人吃了可以进入昏迷,以至于华佗都有信心为曹操做开颅手术,可随着华佗的死麻沸散也失传了,以后再也没有人研究出类似的药物了。国外的夷人解决的办法更是简单粗暴,直接一棍子将人打昏,这个办法也有缺陷,用力小了人没打昏,手术中会被痛醒,用力大了,一棍子将人打死手术也就不用做了。我采用的方法是给伤员灌烈酒让他们醉死过去,不过这个方法也不怎么样,人的酒量有大有小,喝下酒的效果也不一样,有醉的半天醒不过来的,也有手术做了一半就痛醒了的。总的说来灌酒比用棍子打强,但没有麻沸散效果好,希望有人能早日再研究出与麻沸散相似的药物来。”包拯这时也深感要是有个化学家穿越到古代会很有用的。
“那又是怎样防止伤员伤口溃烂的呢?”在大宋受伤的人除当场死亡外大部分都是死于伤口感染,所以石伟对此很是关心。
“首先手术室的地方要干净整洁,手术室用的器械要全部浸泡在酒精之中,手术刀等在使用前要在酒精火焰上烧灼消毒,在术后要用酒精和盐水对伤员的伤口进行消毒。”包拯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内服抗生素,可是大宋现有的条件一时是制造不出来的。
“酒精是什么?”石伟对包拯的新词感到很陌生。
“酒精是从酒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对伤口的消炎解毒很有作用。”包拯也只好向石伟解释他所提到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很好,包拯你很好,几百年来许多医学大家也没有敢像你这样干的,可能是因为你没学过医的缘故,才敢用这与众不同的方法给人治病。”石伟这是真心的对包拯的夸奖,人岁数越大也就越保守,自己就失去了勇于探索的勇气。大宋的医生也有为病人做手术的,可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所以更多的郎中对于病人更倾向于利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病人治不好,只要说个医治无效就完了,如果动了手术人再死了,那就说不清人是自己死的还是动手术动死的。
“现在的医学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这是个好事可指导郎中们对病理有更深的理解,可也是坏事,使得郎中们在思考时很少能跳出这个范围,桎梏了人们的思想。我看现在的医学理论不是不好,而是太深奥了。人们要将它全部都弄明白可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我采用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有病就将哪里打开来看看,没用的坏死的部位可以用刀割去,没准病人的病也就好了。”包拯力争将自己对医学的想法说的简单一点儿,因为中国医学中掺杂了许多玄学的东西,将本来简单的东西弄得十分复杂,一般的人根本不知道医书上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反而是国外的医学讲究个眼见为实,更多的依赖新出现的科学技术解决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国外的医学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年青人有冲劲是好,不过还是多学点儿医学知识,毕竟治病关系到人的生死。”石伟虽然不太同意包拯的说法也不好直接反驳,事实在那里摆着包拯就用他简单粗暴的方法救活了好多人的性命。
“石大人每日里为陛下的健康操劳,我这里有两件礼物送给您会对您诊断病情有所帮助。”包拯说完让人将药店里的体温计和血压表拿了过来。
包拯自开办包家药店并让两位郎中以及陈强、胡全在店中坐诊以来,就一直想有没有什么简单可靠的医疗器械可以提高诊病的水平。后来包拯想到后世最常见的体温计和血压表。
玻璃作坊经过不断的努力,一次次的试验,现在已经能够生产出半透明的玻璃了。用这种玻璃生产体温计是有可能的,只要将体温计做的大一点儿也就能看到里边水银柱的升降了。于是大宋第一支巨大的体温计就在天长县诞生了。那只血压表和配套的听诊器也都是在包拯的指导下利用手工多次试验才达到了实用的标准。这期间光报废的新产品就有一堆,现在生产出来能够正常使用的也只有这两只,因此陈强在将体温计和血压表拿过来送给石伟时很是有些不舍。
“这东西有什么用?”石伟看着做工精细而且还使用了昂贵的玻璃的体温计和血压表知道这东西肯定不便宜,包拯说可以诊病用让石伟更是一头雾水,他根本不知道这东西怎么用。
“人的体温一般是三十六七度左右。”包拯没办法只好从最基本的生理知识给石伟讲起。
石伟听包拯讲述着,心理一下子就平静不下来了。包拯说过他没学过医,可他的说法都是一套一套的。最后石伟听出了包拯的说法自有一个成熟的体系,比当今任何一种医学说法更能自圆其说。包拯还着重给石伟讲了听诊器和血压表的用法,包拯这样做是希望石伟能够及早的发现真宗皇帝的中风症状,通过治疗减轻因为中风而留下的后遗症,让真宗皇帝的头脑多清醒一会儿,那就是整个大宋的福气了。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人生命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健康的皇帝比许多壮汉要有用的多。这也是包拯为什么要将仅有的一套体温计和
喜欢大宋包三黑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