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的传说(上部) by: 田终
白狐
东方传说狐可以修练成精,这种精明的动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亦正亦邪的双重形象。山海经中《南山经》提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海外东经》中也有类似的纪录),大概是最早关于九尾狐的文字。此时九尾狐还只是一种能食人、叫声独特的奇兽。到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开始出现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祥瑞。从此九尾狐象征子孙繁息,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日渐广传。
《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兽也,鬼所乘之”。唐宋时期,人设庙参拜狐仙。唐朝张鷟《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封神演义》有著名的妲己,《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形形色色、情感丰富。“妖媚”、“仙怪”、“神秘”、“狡猾”……等,可以说是中国人提到狐时最明显的成见。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大陆某个默默无名的小地方,曾经有栋不大的小木屋。曾经木屋里面住了一个单身男子,和他饲养的宠物白狐。
曾经曾经,在秋风中,那男子摸着白狐的头说“我来生做牛做马……”,而被白狐焦急的跳跃打断。
“怎么?不要我做牛做马回报?”男子笑着问。
白狐闻言站定,猛力甩甩耳,扇出整片哗啦声。虽然一般人看去都会认为那是动物耳朵痒造成的自然举动,但男子看了却笑意更深。
“这家伙,是宁愿我生生世世照顾你?”
而这次,白狐用力点了头,一次又一次。
于是时空转换,很久很久以后某个冬天的傍晚,白狐出现在水泥丛林里。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中,有对夫妻将没精打采的“白狐狸狗”送进兽医诊所。而执业兽医辛艾仁很快就知道了这不但非狗是狐,还是只会说人语、能化身成人的四百岁白狐。
妖狐开口自我介绍叫“白灵”之后,辛艾仁像正常人一样被超出这常识太多的生物吓到。若不是白狐变成比他高比他壮的男人抓住他,他可能会打电话报警──虽然警察照理不负责这类问题,叫和尚道士来还比较有效,可是人慌起来是没理性的。
“拜托,别这样。不要怕我嘛!”白狐后来无奈的放开兽医,摇身一变变成比较不具威胁性的少年模样。“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听完你再决定要不要把我送走,好吗?”
辛艾仁没有说好也没说不好,他只是默默看着眼前白衣少年落寞的表情,压下惊慌等妖狐开口。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地方的故事……”
于是白狐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关于它最早的主人和它主人的好朋友。它最早的主人是一个医生,对万物一视同仁,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中悬壶济世,却因此卷入战火之中。故事中的人生充满无奈,无奈引起追寻,而一追就是一辈子。
“……他就这样死了,而我发誓要找到他。”妖狐最后看着顶上的日光灯,悠悠的说。“无论百年、千年,不管他变成男人、女人、好人、坏人,他永远是我的主人。”
“找到过吗?”
“找到过啊!好几次了。”少年扳着指头算。“一次是女人、一次是老考不上的秀才、还有一次是蹩脚捕头……每次都要我救他,还有、唔,很多次啦!为了他我快把全中国都跑遍了。”
“那你怎么会来到台北?”
“民初得到消息说一甲子后他此世会生在夷州首府,所以我就跟国民党撤退的军队一起过来。”白灵耸耸肩,有些感伤的回答。“带我过来那个老士官长对我很好,可是前两天他也走了,他儿子媳妇怕我怕得要命,我只好另觅居处……”
“难道我就不怕你?”兽医问。
“你不怕我。”妖狐变成的少年看向兽医咧嘴笑笑。“我感觉得出来,你已经不怕我了,不然你不会把故事听完,一开始我放手你就会逃得老远。”
“说的也是。”辛艾仁也笑起来。“不过就是只狐狸嘛!有什么好怕的呢?”
“所以我可以住下?”
“住就住吧!”兽医说。“你应该不会伤害病患、也没传染病吧?那就让你住到找到主人为止。”
“真的?”
“当然是真的。”辛艾仁双手一摊。“反正我刚好有几包免费狗食快过期了……”
“喂……”
于是故事就这么连接了起来。
从现在,到很久很久以前……
年兽的故事
腊月三十除夕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凶恶无比。年长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人们都离家躲避年兽的伤害,把这个称为“过年”。
某年除夕,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人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到处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关心这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妇包了饺子请老人吃,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为了报答老妇的好心,老人告诉她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要她穿红衣,在门上张贴红纸、点
喜欢合理的传说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