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一拍额头,一副不忍直视的样子。只是这时他再也坐不住了,非常不情愿的站起身来,对着张平拱了下手,然后说道:“此次是郭某输了,愿赌服输,公子有事,旦请吩咐。”
张平哈哈一笑,亲热的拉着郭嘉的手,将其按着坐下,“小嘉休要如此,你我不过玩笑耳,不用当真,不用当真。”
郭嘉听了却是不干,“愿赌服输,输了就是输了,哪有当玩笑的道理,郭某愿赌服输。”
张平看着郭嘉一副故作好汉的样子,就想笑,“好好好,只是我还没想好要小嘉你做什么,且先记着,待我想好了再说不迟。”
郭嘉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张平故意提出什么故意整他的要求来,比如学狗叫什么的,那他当真是无地自容,当下一抱拳点头认道:“好,那便依公子所言,且先记下,待公子想好了再吩咐郭某。”
“好说,好说,”张平洒然一笑,招呼三人,“来来,吃酒吃酒,三位都是颍川学宫的高才,黄某佩服不已,我敬三位一杯。”
毛玠、辛毗、郭嘉三人连称不敢当张平如此称呼,纷纷举杯。三人经此一事,都对张平佩服不已,张平也接着机会与三人亲近,就连与张平不对付的郭嘉对他的态度也是和缓了不少,虽仍算不上亲近但已经将先前的芥蒂消融弥耳。
张平与三人谈天说地,拉近关系,从中张平倒是打听到不少颍川学宫的消息。
颍川学宫的因为乃是四大世家创立,多数弟子都是四家子弟,只有少部分弟子是像毛玠、辛毗、郭嘉这样的外姓弟子。四家子弟虽然表面看似与这些外姓子弟相处融洽,但实际上却对外姓子弟颇多排挤。就连学宫中有些授业先生也颇为偏向四家子弟,对他们这些外姓弟子很是苛刻。
颍川学宫并不对外招生,想要入学学宫,须得获得四家中人的推荐,或者学宫先生的推荐,持有推荐信方能入学。而四家中人,寻常难见,因此,外姓子弟想要入学颍川学宫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毛玠三人也是多番波折,方才得以入学。
颍川学宫目下有弟子五十余人,五位先生,陈、韩、荀、钟、司马五位先生所授各有不同,陈家先生所讲乃是儒家经典要义,辛毗专擅此道;韩家乃是法家世家,因此所授多是法家精要,毛玠对韩家先生的课很是喜欢;荀家先生所授乃是韬略谋划,郭嘉最喜此道;至于钟家所授诗词歌赋都非三人所喜,但四大家子弟倒是颇多爱好之。至于唯一的外姓司马先生,所授的多是奇门、数术等杂学。
张平听了三人的介绍,顿时对颍川学宫失去了兴趣,颍川学宫更像是一个四大家的私学,培养更多的是其家族子弟。这样的学宫,张平就是去了,怕也招揽不到什么人才,毕竟这些人才不愁未来的出路,有四大世家的底子,在这样一个没有科举,需要举孝廉的时代,四家子弟几乎垄断了上升的通道。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汉朝选拔官吏的制度体系,自汉武帝元光元年以来,整个大汉朝所实行的都是察举制的官吏选拔制度。他主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是指特别恩诏。其中以岁科为先,而孝廉乃是岁科中最为最重要的。孝廉有孝子廉吏之意。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汉代孝廉,大部分是通儒学的高官及富豪子弟。举孝廉之后,前程远大,升迁较快。孝廉出身的官吏,更被认为是正途、清流,很被看重。
因此四家子弟张平是从没想过的,这些有着光明正大前途,看得见未来的子弟,怎么可能会投奔自己一个小小的发贼。因此张平从一开始打的注意便是那些寒门中的有识之士,即便是这些寒门子弟,怕是对自己也是多有不屑的,张平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譬如眼前这三位,张平不由眼睛打转,思考着如何能将这三位绑到自己的贼船上。
因此,四人说着说着,张平便将话题引到了时事上来,不动声色的试探道:“不知三位对当今天下如何看?”
此时三人被张平说的兴起,正是酒酣情热之时,辛毗当先说道:“当今天下,党锢不断,老臣寒心,人心涣散,更何况宦官当权,把持朝政,卖官卖爵,真乃我士人之不幸;更何况近年来灾祸连连,更有妖邪作祟,兵灾四起,当真是内忧外患,国之不幸啊。”
张平看到毛玠听了在一旁点头,郭嘉皱眉不语。张平对辛毗的评判也是点头,只是其中有些许让他诧异之处,他原以为这些人出身寒门,当是会更关心百姓疾苦,然而辛毗完全在批评朝纲,说的是天灾**,对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只字未提。
张平也是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状,“是啊,如此之世,要如何才能拨乱反正,还天下太平啊。”
辛毗听张平发问,接着说道:“此时就需我辈士人团结一心,上书天子,解除党锢,任用贤能,内除奸吝,外惩宵小,施行仁政,救治灾患,如此方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毛玠确实不同意,立马反驳:“如此大乱之世,岂可再行仁政,当是以雷霆手段,惩奸除恶,平定叛乱,立法制刑,以严苛的法度,明典重刑,约束规范世人,警戒宵小,如此才能治太平之世。”
张平听了二人的说法心里不由摇
喜欢汉末大明星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