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稀奇,但祯娘一听她说就知道这小姑娘在胡说呢。吃苦?她这一生有这样的父母兄弟,无论如何都不会吃苦的,这和她的丈夫根本没有关系。至于作威作福又过了一些,只能说她无论嫁到什么人家都不会差了尊重。然而全家人捧着她一个,那得是何等没落的人家,已经连脸皮都不要了?而周世泽和祯娘是不会把洪钥嫁到这样的人家的。
只有顾周氏,依旧十分捧场,当即就十分赞同其外孙女儿的眼光来:“要说这几年我见过的年轻小姑娘,加在一起都没得我们洪钥看事清楚明白。她这是知道心疼自己,而但凡知道这一点的,将来不管嫁到什么人家,境况如何,总是能生活地舒舒服服的。”
顾周氏自然希望自己的外孙女有一份好姻缘,就如同她的母亲和她的外祖母一样。同自己的丈夫不只是门当户对,同时更重要的是情投意合。只是这种事谁知道呢?没法子作保。且就算是初时有情谊的,到后来如何,等闲变却故人心的故事也不少了!
因此在不能确定情谊之前,女人家尽力学会心疼自己就是最稳妥的了——有这一条,至少自己就是有人心疼的了。而且别的的心疼由别人主宰,随时都有可能收回去,只有自己的不同,随时随地永远。而有些女人就是始终只把别人放在心上,才一生苦了自己的。
这件苏州老家送礼的事情并没有带来多少特殊的波澜,至少祯娘看过来,真的是风过水无痕一般。然而有些事情还是变化了,从这一日起,原本不算多的,关于洪钥亲事的讨论陡然多了起来。而且基本已经确定了,苏州,就是苏州,只是现在还在最后几户人家之间徘徊而已。
顾周氏拿着祯娘不知道从什么路子得来的最新消息,这些可比之前那些关于各家适龄青年的详细的多了。而且相比起一些呆板空泛的亲朋口风,这份消息全都是他们具体做过什么事儿。亲眼从这些事里了解这些青年,无疑是让人心里更有底的。
她在其中最喜欢两家,指着其中一家桂姓人家就道:“这倒是一个极好的人家了,家里世代书香,往上数五代都有嫡枝在朝廷里做官。虽说直到近一两代才做上三品以上的大员,也算是一步步上来稳扎稳打了。”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道:“还有一条,就是适龄的这几个桂家子弟里头有一个格外出众的,他家大房的幼子。如今才十六岁,却已经是是举人了!江浙一带文风鼎盛,这里出来的举人,会试里头可比别的地方的出头多。”
有些话是顾周氏没有明言的,他们这样官宦人家出来的子弟,就算是不使什么不入流的手段也凭空比别人高了一截——不为什么,就因为家里做官能给找到更好的老师。也因为多了家里人提点,对于这些科举上的事,知道更多关窍。
这位桂家的长房小公子又是十六岁中举的神童,之后考进士就算还要消磨十年二十年又如何?那时候他也才不过二十六三十六而已,在官场上出头的时候多着呢!这大概就是比人家先行一步的好处了。
不过前程并不是顾周氏看重这小公子的全部原因,如果只是看前程的话,也不该是这位小公子排在最前面了。他就算前程再好,那也是将来的事儿,而将来的事儿是最做不得准的。
同时这世上有的是人,前程已经到手了。那些子承父业的大家族,那些继承爵位的勋贵,哪一个不是如此?
慢悠悠地叹了一口气,顾周氏道:“最喜欢的还是一条,他家的家风!虽是书香世家,却没有累世聚居的习俗,等到长辈去了,也就分家。而没分家的时候,已经成亲的男丁也没有过分拘着。再有就是除非年过四十而子女俱无,不然不得纳妾。只看这两条就知道了,这家定规矩的祖宗是个明白人。”
祯娘细细思索着,除了这桂家小公子,其实还有其他人家的子弟也不错。且全从一些白纸黑字写的事迹里实在看不出全部,她想了又想左右踌躇,最终还是说了那句她想了好几日的话。
“娘,咱们亲自去苏州看一看。”
第185章
去一趟苏州, 这是祯娘想了好几日的事情, 从端午那天起有隐隐约约存在心里了——当时顾周氏念曾经旧时时光, 那时候的人、物、事,都有所感怀。就是这样,祯娘已经想要母亲能故地重游重新回去看看。
更何况洪钥的婚事也要定下来, 可只是看些别人写的文字,说这家公子如何, 那家公子出挑,她是在没法子放心。就算是她确定那些讯息确实是真的, 没有真的见一见那些人家, 只隔着老远就定下, 她还是做不到。
而除了顾周氏十分喜欢的桂家小公子, 还有周世泽特别看中的钟家大公子。这位倒不是什么别的出挑, 而是人武将家里出身,世世代代都效力军中。和周世泽原本的上峰是通家之好,因此托人来问。
周世泽原来在东南的老上峰, 这自不必说是何等厚道明白的人物。与这样的人是通家之好, 还能托他做媒,甚至不用去多查,也该知道家庭是个好家庭,孩子是个好孩子。
果然, 周世泽不过是在一干行伍交情
喜欢祯娘传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