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坐落东山市外的一处小镇。
镇子河道环流,两旁柳树盛开,清水秀可见底,鱼儿游嬉白莲。小舟居中而过,舟上人戴笠悠闲。
晨时,叫卖声嘈嘈嚷嚷,旅者络绎不绝。
梁木搭建的“悠闲据”客栈,歇脚人三五成群,享受着春意盎然。
有道是:悠闲居里满悠闲,酒是清河酿,鱼是青山鲜。唐时李白若路过,也会道是桃花源。
清河水酿造的五粮酒,出了名的醇,青山湖的白条鱼出了名的鲜。
青石板路清闲人,偷得浮生半日闲。
打东山市和外省来这里不少,每个来的游者都是赞叹不觉。久而久之,踏的这青石也墨韵生艳。过河踏石桥,石桥跨两畔,八百米是一站。桥墩刻金蟾,风水轮流转。转来转去,也未出清闲间。
金蟾的脑袋更是被游客摸得油光水滑,白日照射下熠熠生辉!
聚气聚财,生生不息。
好多老人来了,便不想走了。好多青年,更是流连忘返。
所以,这里本地人较少,大多外地人颐养在此间。
长居者,老人较多,也使得一些老手艺各处可见,面人糖花煎饼圈,更有壮士卖着大力丸。其实是一些有益身体的良药,性和而无害。
这里民风淳朴,自然无公害。
不管是待人接物做生意,这里的人都遵从一点:不可以对不起良心!若不然,迁居此地所谓何?
虽说这里当地人少,但是老于头却正好是其中一员。
老于家十几代人都在清河卖鱼为生,名声也好,价格公道,物美价廉,日子过的倒也清闲。
老于头今年五十有二,全名鱼进锅。在这卖鱼卖了半辈子,人也和善,街坊邻贩也待见。
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老鱼头”。
晨曦渐渐消散,乘着早上出摊的商贩也逐渐开始收摊。
“老鱼头,还不回家吃饭?”卖水果的老郭扇着蒲扇摸着大光脑袋招呼到
“哦,回,马上回,在等一个客人,快来了,招呼完也就收摊了!”老鱼头叼着烟卷,理了理自己最近刚烫的卷发。
老郭听了,穿着麻布大褂,一边收拾一边笑道“那行,那我先回去了,我估摸着,也快了。小方生一般不迟到。”
老郭年龄与老于头相仿,也年近半百,对了,老郭全名郭得缸。
现在的时辰,已经快临近中午了,不管是游人还是居民,也都该吃饭的吃饭,该回家的回家,之后睡午觉。所以,街上也没多少人了。
“郭大爷,于大爷!两位都在呢!”
打不远处,一个穿着白背心,黑短裤的年轻人手里提着两捆菜走了过来。
年轻人看起来十七八岁,身材适中,不胖不瘦,生的挺白净。个子大概一米七几左右。
“呦,来了,小老弟!你于大爷可就等你了”老郭乐呵呵的看着来的年轻人
“来了啊,小方,就等你了!给,这是今天的留头”说着,于大爷将手里的烟卷叼在嘴上,将手里的几尾白条鱼递给方生。
方生将鱼接了过来,顺手将自己提的几小把绿菜递给于大爷。
“呦,小老弟有心了,反正死鱼也不值几个钱,要不再多拿几条鱼回去?”于大爷看到方生递过来的绿菜,显得不好意思,却又眉开眼笑。
“没事,于大爷,都是乡里乡亲的客气啥?我小时候可没少在你家吃饭呢再说了,我只要死鱼!”
“得得,老弟,你别也别和我客气,要不是你的恩德,你嫂子到现在都不会怀孕,我老于也不会有儿子!老于家的香火,指不定就会断在我这代上。”老于较真说道
“呵呵,没事。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就帮!对了,于大爷,剩下的那些活鱼,也照旧都放了吧。”
老于一拍脑门,也恍然醒悟过来。转身将筐里剩下活白条倒进溪里。
方生说笑着将另外的几把绿菜送给站在一旁的郭大爷。
“哈哈,真是有心了,小方,带点水果回去吧?”老郭也是美滋滋的接过方生递给自己的绿菜。
“不用了,郭大爷,天也不早了,快正午了,我帮你和鱼蛋爷收拾一下,早点收摊回家”
“额,呵呵于大爷,口误......”
收拾妥当,送走小方生。老郭和老于也一起勾肩搭背的往家里走。
“走,老于,赶紧回去,叫嫂子把这些绿菜炒了,咱两也好好尝尝鲜!”
“好勒,走走走赶紧的!打上次吃过以后你嫂子便一直念念叨叨小方的绿菜。”
说着,两人快步紧走,满心欢喜往家里赶。
也不知道是没吃过东西,还是没见过市面,几把蔬菜便能让他们高兴成那样。不过要说特别,方生送给他们的蔬菜的确有些不一般!不仅一个虫眼没有,还肥硕美味。
话说另一边,方生提着几条白条鱼,溜溜哒哒的在青石路上走着,眼看快到爷爷家了,却顿住脚步,转念一想。拐了个方向,往清河镇后山走去。
之所以不回家,是因为回去也无人,那还回去干嘛?不如去后山找王叔玩。
方生是爷爷捡回来的,爷爷姓方,叫方正。为人出了名的正直良善,活着时曾是清河镇的民誉“镇长”。自打爷爷生病走后,这镇子便再也没有过一镇之长。不过,虽然这样,但是其实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有没有镇长其实没啥分别。
因为爷爷姓方,所以自己也就跟他姓了方。
每想起爷爷在世是对自己的百般
喜欢灵性万物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