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刘备用人的缺陷有点强人所难。对待刘巴就是如此。刘巴这个人是一心向往曹操的。刘巴是零陵人,刘表统治荆州时多次征召刘巴出来做官,刘巴都不接受。后来荆州被曹操占领了,多数人都跟刘备跑了,而刘巴却跟随曹操跑到了北方。后来曹操派刘巴出使长沙、零陵、桂阳,又赶上刘备攻占这三郡,刘巴无法回到北方曹操那里,只好向南跑到了交趾那里,后来又从交趾来到益州刘璋那里,后来又遇上益州被刘备占领,终于无路可逃。从这个经历中可以看出,刘巴是不愿意与刘备为伍的。这从《三国志﹒刘巴传》裴松之注《零陵先贤传》中可以看出,为了留住刘巴,刘备的三弟张飞也学着刘备的样子,和刘巴睡觉。可是,刘巴看不上张飞,连话都不与张飞说。张飞非常生气。诸葛亮知道了这件事,就劝导刘巴说,张飞是个实诚的武人,敬慕你。潜台词就是你刘巴也太过分了。刘备为了成就大事也迫切需要得到文武干才的辅佐,您一向有高尚的品德,但也应该稍稍收敛些。潜台词是您不要太瞧不起人。刘巴听了不以为然,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耶?这个意思很清楚,张飞只是一个兵子,他瞧不上,刘备也不是四海英雄,他也不想做他的部下。刘备听了这话很生气,气愤地说,我想平定天下,而刘巴专门捣乱,其一心想回到北方曹操那里,只不过是借此路过罢了。哪里想帮我成就大事?这句话的意思说明刘备看清了刘巴的真实目的。但是,刘备尽管知道刘巴不会忠心辅佐他,他还是不甘心,最后放出狠话说,刘巴这个人确实有真本事,如果到我这里来,我会重用他,如果不到我这里,“非孤者难独任也”。这个意思就十分明确了,除了到我刘备这里来,不然,那里也去不成。后来刘巴还是到刘备那里去做官了,不过,很谨慎。《三国志﹒刘巴传》是这样交代的,“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亲,惧见猜疑,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刘巴自身清廉俭朴,不置办家产,又以为自己是后来投降而不是很早就跟随刘备的老部下,害怕被猜忌怀疑,因此,总是恭敬顺从,不出头,没有私交,若不是公事不发表意见。大概智者都如此这样,曹魏有个贾诩也如刘巴一样,谨小慎微。
拿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比最少有三个方面不如曹操。一是胸怀不及曹操。曹操是唯才是举,只要是人才,莫说丑陋,只要是人才莫说投降过来的,就是连杀子仇人都能宽容。二是境界不及曹操。刘备说过,“欲成大事者,以人为本”。刘备这个人就是跟随他逃难的百姓,当然,广大人民是立国之本,但是要成大事,必须要有本事的人来领导这立国之本的广大人民。而曹操的人才观是“吾任用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我任用天下的才智与力量,以道义与智慧去指挥他们,没有不可以办成的事。打个比方刘备之于曹操如同韩信之于刘邦。韩信是将兵,多多益善。刘邦是将将,只要几十百把号人就可以了。三是在人才管理上,刘备不及曹操。曹操是注重立法,规范管理。刘备是与人睡觉,情感笼络。曹操是尊重个人意愿,来去自由。刘备是有点强人所难。
以上是发生在刘备身上的故事,以司马徽、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五人为镜子,照出了刘备曾经的智术短浅。但反过来说,这五人也是刘备的老师、启蒙老师,这五位老师矫正了刘备的不足,使刘备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终成就了刘备偏霸一隅的皇业。但终究是才能不及曹操,只能做一个国土狭小的皇帝。也许是刘备躲在闭塞的益州,狭小的天地,使刘备变得狭小,眼光狭小、胸怀狭小。尽管做了皇帝,但一生也活得很憋屈,刘备的憋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如有兴趣,请听下一章,刘备的四大悲剧。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