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崔琰死得其所。
对于崔琰的死,《三国志。崔琰传》结尾评论说“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世人对崔琰的死,最为痛惜,一直到陈寿作《三国志》时,人们还在为崔琰的死而愤愤不平。其实人们大可不必为崔琰的冤死而愤愤不平,因为,在崔琰自己看来,他不是冤死,而是为了保全他的名节而献身,他需要的就是这个结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他只有舍生取义。“蹈之而弗悔”,“遂志而成名”。“大丈夫为有邂逅耳”,一位君子所看中的是有没有遇到圣明君主,是否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至于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又何必在乎呢?崔琰就是这样一位君子,他看重的是自己的名声,不是生命。他看重的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是哗众取宠。所以,当他得知曹操是要他自行了结生命的信息时,他毫不犹豫地从容地自行结束了生命。崔琰是一个为了名声而我行我素的人物,所以其命运必然以悲剧告终。本章开头提到荀彧,荀彧是大智者。荀彧是介于贾诩与崔琰之间的一个类型。他有贾诩一般的大智慧,但不屑于像贾诩那样圆通;他有如崔琰那样正直,却不稀罕崔琰那种刚烈。他和崔琰一样追求的是名节,不屑于随波逐流,所以也和崔琰一样,其性格决定了其悲剧命运。如有兴趣,请看下一章,从荀彧的遭遇看历史的纠结。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