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有些圈子是很小的,我们稍微转弯两下就可以找到交叉点。比如卓玛,比如吉拉,比如大张和香港红十字会为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捐助的康复中心。
一同参训的大张跟别的营员有点不一样,他是身为健全人而全情投入公益事业的营员,曾经在康复中心服务过,因此,听说我是四川人,有种特别的亲切感。
康复中心当时就建在四川省德阳市,也就是我的家乡,因为当时德阳市是重灾区,受灾相当严重。
提及当年那场震惊世界的5.12地震,恐怕盘桓在所有人脑子里的皆是废墟和掩埋其下的累累白骨。而对于德阳这个年轻的,充满青春味道的城市,几乎没什么了解,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故乡吧。
德阳,大德如阳,是个深沉而有内涵的名字,同其名一样,德阳有年轻的生命和悠久的内涵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双重气质。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笑,这根本就两不搭嘛,既是年轻的生命就不可能有悠久的内涵。
嗯,亲说的没错,年轻的城市大都不可能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可这个理儿放在德阳,她还真就共存了。
德阳是建国后才划分出来的新兴城市,从建市到现在,总共也就三十几年的光景,跟北京,西安,南京这些几朝古都相比,那绝对是重孙子辈儿的啦,可您别看她年轻,那可是萝卜不大,人家长辈上了,德阳虽然年轻,脚地下踩的这块土地,可是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摇篮,史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您想的没错!德阳就是从老成都划出来的新城市。所以,什么三星堆,什么李冰陵、什么西川佛都等等古老文明的象征,就与这座年青的城市共存了。
德阳虽然年轻,却真的是很美,是那种让人形容不出来的美,我实在笔拙,在这儿就引用《德阳赋》中的一段,抒发下我对家乡的热爱。
“德阳少壮,建市刚满二十岁;德阳古老,寻根远到三星堆。艳若桃李,咏德阳花样年华;寿比南山,叹三星谜样奇迹。酣眠埋混沌,猛醒震乾坤。千年悬案,万种遐猜。翻青史不见其踪,神鬼莫测;到当代大扬其名,妇孺皆知。问先民纵目望谁?似与外宾交流眼色;想铜鸟置喙为何?欲向游客传递古音。渺渺时空,庄子曰其生若浮;滔滔江水,孔子曰逝者如斯。
本土儒风盛,德阳孔庙宏。规模为西部之冠,始建于南宋之前。经浩劫而幸存,靠乡亲之呵护。庙宇重光,广场新辟。批孔阴谋遗臭,鸿儒美德流芳。
德阳美,美在德。涌现德高望重之士,养育德才兼备之人。诸葛双忠,姜诗三孝。英雄继光之勇,元戎张浚之刚,辩士秦宓之智,长者任安之贤。李调元文通函海,苏舜钦诗涌沧浪,严君平卜居雁水,张南轩学贯湖湘。白马雄关,庞统祠前怀古;青山奇石,李冰陵内抒情。郡守如不治水,蜀国灾成泽国;世人以口立碑,此陵功盖皇陵。葬李冰乃什邡之幸,出杨锐乃绵竹之荣……”
就是这么美丽的一座城,地震时候,确实被毁的满目苍夷,惨不忍睹,刚才我提到的香港红十字会为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捐助的康复中心,就是为了帮助地震中受到伤害的灾民而建立的。
说起康复中心,2009年的时候,我还去过一次,时间是2009年初夏,那时我已经双眼失明。那段时间里,做治疗的都是截肢的四川同胞,而只有我是个例外。
他们白天做各种康复治疗,晚上就在病友之间相互交流康复经验,聊天,更多的是传递一种能量,一种顽强生存的能量。
记得某天晚上,我们几十人如往常般聚在一起,不知道是谁挑起的话头,而这一次的分享,他们亲口讲述的,那些最真的故事,以及那些生命本身绽放的夺目辉芒,让我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真切的洗礼。
第一个开始的,是一位双腿截肢的十三岁女孩。她是双下肢从大腿截断的,装上两只假肢,女孩的妈妈让她给大家看看她今天康复锻炼的成果。
女孩扶着支撑物,一个人很困难的向前走了几步,从那几近挪动的声音里,我听得出来,她走的很困难,却笑的特别开心,那艰难的脚步和地面摩擦声和她的健朗的笑声,形成一种特别鲜明的对比,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我当时听的特别心酸。
女孩走完,大家大声为她鼓掌,女孩也很激动,开始为我们讲述她地震中的经历。
她说,如果不是地震的话她今年就上初二了,当时她和几个同学一起被埋在废墟下面,在那黑暗中,大家都非常害怕、很无助,但是彼此安慰要有希望,他们相互鼓励,一起唱歌,一起唱了他们喜欢的那首《隐形的翅膀》。
可是死神仍然无情降临,一一夺去了几个顽强的生命,亲眼看着同学一个个死去,女孩怀着深深的恐惧和绝望,最终陷入昏迷。
她是在被埋的两天后救出来的,那时她也已经昏迷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一个月才最终苏醒过来,可惜双腿截肢了,但她仍然很感激,因为她是他们那群人中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她代表了他们那一群人活着,她必须好好地活着!
接着讲述的,是个大男孩,约莫十八岁,来自伤痛最深的北川,他的故事也像他的家乡北川一样,包裹着浓浓的痛。
大地震那一刻,大男孩也被埋在了废墟下,一条腿被死死压住,动弹不了,逃离不出。但他不愿意等待死
喜欢阡陌七日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