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又重新想了一遍那女人和我说的话,感觉这后面的事情有点不对劲,我告诉自己有机会还要多想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点没法集中注意力。
也许是船抖得太厉害了,我实在坐船的机会不多,能不晕进船舱里已经让几个渔夫刮目相看了。
008 永兴岛资料抄写 (附永兴岛地图)
永兴岛又名“林岛”,因岛上林木深密得名。永兴岛得名于1946年11月29日接收西沙群岛的军舰的名字。永兴岛位于北纬16度50分,东经ll2度20分。岛的东西长约l850米,南北宽约ll60米,面积约:2.1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也是南海诸岛最大岛屿。永兴岛地势平坦,平均高约5米,岛西南有长约870米,宽约100米的大沙堤,最高为8.3米。四周也为沙堤所包围,中间较低,是次成泻湖干涸后形成的洼地。这里掘井取水方便,但是由于乌粪的污染,井水不能食用,但水量充足,可以用来洗涤。永兴岛岛屿面积大,植物茂盛,淡水充足,中央低地不积水,且有高大沙堤防风,故本岛是南海诸岛中地理环境最优越的一个岛。永兴岛又正好在西沙群岛中部。因此,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首府,海南省派出的政府机构(相当于县级)驻在该岛。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建有现代化的机场,可起降波音737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位的船只,其它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也比较齐全。
──摘自 维基百科
009海底古墓平面图 (附“蓝酒精”提供的手绘海底墓地图)
海葬是一种沿海民族特有的敛葬方式,不过和维京人的远海海葬不同,这里的海底古墓,只是陆地敛葬向海底变种的一种特殊方式。其实只是把古墓葬到海底而已。
历史上,传说使用水底古墓敛葬的人有不少,比较出名的有锦溪陈妃水冢,沈万三银子浜水底墓,我最赶兴趣的,其实是曹操,他的七十二疑冢中,就有一处传说据说是被发现在许昌清潩河中。
几个传说,前两者还有迹可循,后者,只有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才能窥得一些蛛丝马迹。不过读了之后,我觉得有那么一些根据,因为其所言的东西,我听来不像是当时的人能杜撰出来的。
聊斋志异中的曹操墓穴,原文《曹操冢》如下:
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谴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lún_gōng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也!”
翻译过来的内容,很有传奇性,大概是有人河水悬崖边游泳,突然水中的人好像被刀砍了一样,断成两段,尸体浮出水面,后面又有人这样,他们感觉河底有蹊跷,就断流查看,看到河边的悬崖,淹没水下的部分原来有一个深洞,洞口有一个插满刀的转轮,里面是曹操墓云云。
我见过很多的古墓中的奇异机关,知道这样的机关对于古人来说完全不难,难的是让转轮旋转的动力,这恐怕就是这个古墓会建在水底的原因,要实现一些能长时间使用的机关,那么必须要有源源不断千年的动力,河流为之一,而汪藏海想的更远,他使用了海底的海流和潮汐。
不过,这个传说也有破绽,我就很怀疑,是什么使得千年的刀刃锋利如初,水底的环境十分不适合金属保存,除非,这些部件都是黄金的。这却也不是不可能。
另一个破绽是,显然把古墓的口子通过某些手段封闭起来,要比装置一个机关合理的多,试想如果当时入浴的人没事,那么这个古墓也就不会被发现,反而你做一个转轮,总有偶然伤人的一天,到时必然有人会潜下去看个究竟,能制作这种机关的能工巧匠应该能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会犯这种错误。
我看恐怕其中另有隐情,中原发展是以水土流失为代价,曹操时代的清潩河应该水量更大,古墓应该是在水下很深的位置,到了蒲松龄的时代,水位下降的很多,才使得河底的古墓的得以能以人力潜入[s注:原文如此],这些浮尸恐怕是当时探墓的同行,被机关所暗算,又或起了杀人夺财的心,最后才使得古墓暴露。
说实话,这个资料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一直在想汪藏海的海底墓穴是怎么建造的,因为在有水的环境下,在当时的人力物力下,除了沉船墓,其他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资料让我灵机一动。
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汪藏海是否是在海底区域内筑坝,形成一个环岛,接着排出海水,做成一个大概的旱地,在其中挖一个巨大的坑,然后放水驶入墓船,再次抽出海水,使得墓船随着水位的降低,缓缓沉入坑中,最后毁坝使得海水回灌。
从平面图看,这个海底墓穴的结构非常复杂,如果不是这种方式,那么它沉入海底的过程必须精确到使用微积分来计算,这恐怕有点不可能了。我想,既然古人可以截停一条河,为何不能在海底修起环岛呢?
回去查了查课本发
喜欢吴邪的盗墓笔记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