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欧洲,俄国海军也有三个方向(直白点说就是三个出海口)。第一是波罗的海。为了这个出海口彼得大帝是豁出去了老命。第二就是黑海方向,在这里俄国人也没少掀起血海风云,第三就是北冰洋方向,这个方向因为纬度和气候的关系,在沙皇时代一直都被忽略了。
那么李晓峰准备从哪里下手呢?一个个分析吧,首先说黑海方向,讲心里话这里是个澡盆,博斯普鲁斯海峡扼住了北极熊通往地中海的通路。之前北极熊也试图打残东亚病夫然后冲向温暖的地中海。不过在英法和奥匈帝国的牵制以及土耳其的全力反抗下。并不是很成功。
一战之后,虽然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都被打残了,但是不管是英国人还是一直将地中海视为自己地盘的法国和意大利,恐怕都不会允许俄国人在地中海下脚。而且在凯末尔上台之后,土耳其也不是软柿子,不是可以随便拿捏的。
而且就算能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如何?地中海不过是一个稍微大一点儿的澡盆而已。李晓峰没兴趣在澡盆里折腾,也没兴趣同时将英法意土四国的仇恨拉到身上,那是作死。某人还想像历史上一样从意大利那里拿到点技术,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别去蹚地中海的浑水,让英法意三国在地中海这个澡盆里折腾去吧!
排除掉黑海。同样的基本上也就可以排除掉波罗的海了,因为这里也是个澡盆。这个澡盆的出海口虽然宽一点,但是口子上蹲守的却是皇家海军这样的庞然大物,硬闯赢面很小。而且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上还有德国人,德国人虽然被打残了,但是后劲不可小视,如果在波罗的海方向过分的强势,很有可能会跟他们闹得很僵。
不管怎么说俄德两国在一战后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而且二战还要靠德国人将英法拉下马,没必要在波罗的海方向给德国人太大的压力。而且不光是德国,这里还有瑞典,这个国家也不可小视,虽然是中立国但也是北欧小集团的带头大哥。在波罗的海过于强势,会引起瑞典人的不安,将他们推向英法的怀里就不好了。怎么说在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领域瑞典人也是有所建树,是可以合作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波罗的海还是黑海,都属于封闭性海域,要想出头,首先要挑战英国人,其次还有一票二流强国在一旁虎视眈眈,强硬地突围风险太大,很容易变成孤家寡人,根本就划不来。
李晓峰思考了很久之后,将目光北移,盯住了摩尔曼斯克和北冰洋。相对于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封闭状态,北冰洋要好太多了,简直可以说是一片坦途,想要从这里进入大西洋唯一的问题就是气候。除了冰封状态让人很不爽之外,挡在北极熊面前的也就只有皇家海军了。
看上去走这边依然有强敌,但是强敌只有一个,挪威和丹麦根本就不算什么军事强国,至少跟法国、意大利、土耳其、德国、瑞典比起来,简直就不叫事儿。
对于俄国人来说,要面对的敌人只有英国,在这个方向再也没有其他强国帮英国人挡子弹了,它那一套合纵连横的把戏就不好用了。而且随着三十年代的到来,随着德国和日本强势崛起,皇家海军的注意力就会被极大的分散,根本没办法尽全力在北冰洋方向围堵俄国。至于美国人,他们暂时对欧洲兴趣不大,海军的重点放在日本人那边。
可以说选择北冰洋作为突破口,阻力是最小的。当然麻烦也有不少,首先是恶劣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冬季的冰封对于一只大洋舰队来说限制太大了,而且北冰洋附近一直都不是沙皇的建设重点,基础设施相当的薄弱,一切都要重头开始,投入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且尽早的让俄国的工业向北向向内陆转移对未来的二战也有好处,至少不用在遭到德国人的闪电战之后再想着搬家。
说实话,有时候李晓峰对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选择都有些无语,一个抢下了圣彼得堡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就满足了,另一个则埋头向黑海这个坑里钻。你们能不能一气向北。去扫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将挪威和芬兰完全纳入版图。后面不是舒服得多?
占领挪威后将拥有直接面向大西洋的出海口,不必南下跟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以及英法对撞强。有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整个俄国的西翼就完全展开了,再也没人能将俄国堵在北冰洋和波罗的海。更不至于让北约在冷战时期利用挪威的空军基地直接威胁北方舰队。
当然,这些也是马后炮,毕竟那时候科技条件有限,苦寒的北方毕竟没有温暖湿润的南方吸引人。
不过李晓峰决定纠正这个错误,反正一战胜利到二战爆发之前的这将近二十年时光。俄国的势力是不可能向西欧或者南欧发展的,倒是可以未雨绸缪重点加强北冰洋方向,一旦小胡子朝挪威出手,苏联完全可以抓住机会分一杯羹。
甚至操作得当的话,在二战胜利之后,将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也不是没可能。那样的话,北方舰队将直接面对英伦三岛,彻底地摆脱被封锁的被动局面,那时候就轮到英国人和美国人头痛了。
当然这些还太遥远,暂时李晓峰只能提前开展布置。打好基础,之前他已经向导师大人进言。在内战结束,在击退了协约国的干涉
喜欢天兵在1917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