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那样的话,他可能就遇不到释雪庭了,在大明宫和释雪庭之间,李从嘉觉得他还是选择释雪庭,至于大明宫……地基还在,人还在,总能重建!毕竟这才过去多少年,找一找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的图纸!
释雪庭见李从嘉脸上的唏嘘,不由得安慰道:“不用担心,我们立刻召集劳役,重建大明宫。”
李从嘉轻轻应了一声说道:“听说九成宫还在?我等等住到那里好了,重建的事情也不要太过着急,别逼迫百姓。”
毕竟是新下之地,安抚还来不及,如果先弄一堆徭役,怕是要有人反的。
只不过,很快李从嘉就得到了下面人的答复:对不起啊,亲,大明宫不能建啦。
作者有话要说: 李从嘉:我一出来怎么感觉你就放飞自我了?
释雪庭:我搭的树屋你不喜欢?还是嫌弃东西少了?唔,我还给你准备了不少好东西的。
李从嘉:……
第143章
李从嘉在听说重建大明宫有难度的时候, 难得的有些生气, 板着脸问道:“为什么不能重建?”
他心里想着如果这群人告诉他什么风水不好之类的, 谁说的他揍谁!
赵匡胤听了之后连忙说道:“不是不能重建,是暂时不能重建, 为今之计还是先修缮九成宫为要紧。”
李从嘉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不是一个意思吗?反正就是不能建,总要有个理由吧?”
赵匡胤见李从嘉不高兴,果断看向释雪庭, 这时候谁上去谁撞枪口, 殿下跟国师关系好,嗯, 还是让国师上吧。
释雪庭开口说道:“主要是木材问题。”
李从嘉微微一愣:“木材?”
释雪庭看了一眼周晔,周晔立刻搬上来一摞文书,李从嘉拿起来看了之后一脸懵逼的问道:“这是什么?大索貌阅的数据?”
上面都是人口数量,还有……干柴消耗数量?
释雪庭说道:“这些都是长安附近居民消耗的干柴记录,虽然有些粗浅, 但也看得出大体数字, 殿下术数一向好,随便算一算就能算出来, 长安周围的树木……已经不能支撑宫殿的修建了。”
李从嘉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也没再去看那些数据,仰头想了一会才想起来, 当初做研究的时候,的确提出过随着关中人口的增多,对木柴木炭的消耗增加, 树木砍伐过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长安附近的环境也变的越来越糟糕。
还有就是随着污水排放过多,污染到了地下水,使得地下水变咸,也是后来大唐迁都的原因之一。
李从嘉将文书往书案上一扔,郁闷地说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乱,人口已经减少不少,居然也不行吗?”
释雪庭只说了一句话:“修葺九成宫能够做到,但是完全重建大明宫就很难。”
是啦,随着关中人口锐减,这里对树木的砍伐也变得没那么严重,然而如果没有人为的维护,要大自然恢复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更何况修建宫殿所用的树木至少都是百年以上。
李从嘉问道:“从蜀中运呢?”
赵匡胤有些犹豫,蜀州多山,能够用的树木自然也多,只是蜀道难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从蜀州往这边运,人力物力都会消耗很大。
赵匡胤觉得遇到事情他总是退缩也不行,该说就要说,李从嘉毕竟年轻,有些地方想不到也是正常,若是李从嘉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还要他们这些大臣做什么呢?
正当他心一横打算劝谏的时候,就听到释雪庭问了一句:“为了一个大明宫,你要劳民伤财到什么地步?”
卧槽,英雄!
赵匡胤原本也只是想要委婉的劝谏一下,结果没想到释雪庭说的这么不客气!
更让他意外的是李从嘉居然一点也不生气,只是遗憾说道:“那就先放放吧,反正国库也没多少钱。”
赵匡胤看看李从嘉再看看释雪庭,开始思考要怎么跟释雪庭打好交道,尼玛,释雪庭就相当于一个免死金牌啊,当然这么说可能会比较夸张,但是李从嘉对释雪庭的容忍度高大家也是看得到的。
赵匡胤一开始想不明白,后来他才想到,大概是因为释雪庭对李从嘉无所求,因为无所求所以看得开,也更肆无忌惮。
当然他还不知道这俩人的关系,所以也只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释雪庭见李从嘉遗憾,又有些心疼,想了想说道:“长安历经战乱,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不如趁现在重新将长安城规划一下,该修的一起都修了,也免得将来还要重新修整。”
李从嘉一想也行,不过现在长安的规划他已经很满意,简单明了,也容易管理,在这个没有电脑的年代,以坊为单位更方便管理一些。
李从嘉又重新高兴起来:“也好,唔,长安现在的规模还是小了一些,扩建吧。”
赵匡胤和释雪庭都有些纳闷,就现在这么点人口,能够充满如今的长安就不错了,还要扩建?到时候城池那么大,人却少,也太没有一国国都的风范了吧?
赵匡胤说道:“殿下的意思我们明白,只不过如今长安还不是适合作为国都。”
所谓国都,有其象征意义,哪怕不是在整个国土的正中间,也不可能会设在前线啊,现在他们只是打下了长安,接下来为了巩固战果,需要将战线往北再推进一些,然而北周肯定不会坐视不理,所以还有的打。
李从嘉却说道:“没
喜欢复唐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