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吐槽的是一些中低级官员找关系塞进来的人,至于像是李弘冀、李景达以及赵匡胤他们送进去的人反而谦虚谨慎,跟着学到了不少东西。
李从嘉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能够快点打下来,谁特么想要搞那么长时间的拉锯战?当粮草不花钱的吗?武器不花钱的吗?
李从嘉觉得李弘冀大概也不太好做,于是直接给李弘冀写了手谕,手谕特别简单粗暴:不听话的人统统送回来,以后也不会再启用。
这个不会再启用的意思就是,无论你老子是谁,这辈子你都只能当个白身,想要当官,不好意思,皇帝的小本本上记录着呢,尤其是这位皇帝还算年轻,比很多走关系塞进去的人年纪还小,想要打着熬死他好出头的主意的人都要掂量一下彼此之间的年龄差。
别说,李从嘉这一封手谕还是很管用的,那些人都知道李从嘉是个说话算话的狠人,一个一个都老实不少,之前暗搓搓觉得李弘冀是李从嘉兄长早晚被猜忌的人,一瞬间都宛如鹌鹑,再不敢说话——未来的皇帝都光明正大站在自己哥哥这一边了,谁还敢想别的啊。
李弘冀调兵遣将顺畅许多,这一下子李继勋就被打的够呛。
李弘冀在跟李继勋对战的时候无数次派人游说:你又赢不了,还不投降,负隅顽抗有意思吗?
李继勋:对不起,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因为我特么想活着啊,投降就真的要死了。
李弘冀知道之后,想了想给李从嘉写了封信问了一句:李继勋能不死吗?
李从嘉直接把内阁众人都召集起来说道:“我觉得……李继勋还是可以留一条命的,你们说呢?”
周宗立刻会意:“殿下为百姓计,舍个人恩怨,乃是天下臣民典范。”
好样的,老周,就知道你靠谱!
李从嘉美滋滋地给李弘冀写了封信:去招安李继勋吧,告诉他,如果他肯投降,我就不杀他,哦,如果他能找到一个替罪羊那就更完美了。
李弘冀和李从嘉之所以想要招安李继勋,除了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不想白白损失那么多条人命之外,多少也有些惜才的心思,李继勋当皇帝是不合格的,当个将军却十分不错,打仗风格大开大合,倒是大唐这么多将军之中少有的那一种。
至于李继勋的人品,李从嘉现在也想开了,朝堂之上那么多人,想要大家都白璧无瑕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十分严重的人品问题,李从嘉也不想再去较真。
李继勋收到信的时候,还有些怀疑,只不过在发现里面有李从嘉的手迹,以及李弘冀的暗示之后,他这才想明白:对啊,他完全可以找个替罪羊,就说韩家是别人派去行刺的,他根本毫不知情不就可以了?
李继勋手下也不是铁板一块,他想要找替罪羊也并不困难,只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制造一些罪证才行,否则他空口白牙就污蔑别人要行刺唐王,这也不好。
李弘冀得到了李继勋的答复,接下来就没有再跟对方有过大的战斗,都是互相游走,偶尔小范围接触一下,也尽量不少杀伤人命——这是李继勋要求的,他不想让他找的替罪羊提前发现不对,所以在这之前,大唐和北周还是要象征意义的打一打。
李从嘉知道之后嘴角一抽:“他对北周的掌控也真够差劲的,真要想找替罪羊,随便抓一个不就是了?除非他想得罪的人能够随时推翻他的统治才需要这么干,不知道这个能人是谁哦。”
过了没两天,李从嘉就知道那个人是谁了:一个名叫谢桦的人。
此人文韬武略算不得出众,名气也不是很大,但是他在北周却说话十分有用,因为他是谢家子弟。
是的,就是那个世族谢家,虽然如今王谢两家都已经式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实际上依旧能够对很多地方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们只要亮出自己的身份,自然会有人高看一眼。
谢桦在文治方面也算有点本事,然而他吃亏在不会领兵,手下也没多少兵,身边又不像李从嘉一样有释雪庭这样的超级外挂,所以当皇帝的不是他。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皇帝的宰相不是好权臣,谢桦就一直想要取而代之,可李继勋手上有兵啊,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也不是没有道理。
谢桦在李继勋之前就一直想要跟大唐接触,只可惜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他原本不是周国的官员,是后来游历到此,李继勋当了皇帝之后才把他提拔起来,那时候李继勋也缺人啊,谢桦就把自己的一些兄弟全部喊了过来。
谢家别的不提,文盲是没有的,这样的人才对于当时的李继勋而言也十分重要,如果是李从嘉肯定会想过平衡一下自己和权臣之间的势力对比,然而李继勋脑子里没有这根弦!
李继勋将谢桦的兄弟都安排好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有些政令不通,他的一些旨意根本连皇宫都出不了,就算出了执行力度也不大,他就知道出了问题,然而此时谢桦其势已成,就算是李继勋也只能咬牙忍受,并且还要跟谢桦虚以逶迤。
没有一个君主能够忍受被架空的感觉,尤其是李继勋,他就想趁着这次机会借刀杀人,让李从嘉干掉谢桦,既除了眼中钉,又能保全自己性命,何乐不为?
哪怕李继勋知道就算杀了谢桦,等他投降之后也不可能再统治这里,他也不想再看到谢桦这个人!
李弘冀留了一个心
喜欢复唐请大家收藏:(m.7dshu.com),七度中文网更新速度最快。